廣州考拉超級課堂
隨時可以返回學校免費進修所學專業的新技術,一次學習終身免費升級
廣州考拉超級課堂老師直接接聽
有需求的學員
從化輔導中心 新城東路80號
80人已咨詢報名
·
Java編程
授課校區:所有校區
授課方式:面授(5人精品小班(初中及以上))、面授/網絡直播(1對1VIP班(初中及以上))
教學特色:通過對Java基礎語法、算法、面向對象思想以及Swing常用控件的學習,完成一個單機桌面程序的開發。
課時:40
教學目的:結合案例,培養學生的軟件設計、工程思維能力
20世紀90年代,硬件領域出現了單片式計算機系統,這種價格低廉的系統一出現就立即引起了自動控制領域人員的注意,因為使用它可以大幅度提升消費類電子產品(如電視機頂盒、面包烤箱、移動電話等)的智能化程度。Sun公司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在1991年成立了一個稱為Green的項目小組,帕特里克、詹姆斯?高斯林、麥克?舍林丹和其他幾個工程師一起組成的工作小組在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市沙丘路的一個小工作室里面研究開發新技術,專攻計算機在家電產品上的嵌入式應用。
由于C 所具有的優勢,該項目組的研究人員首先考慮采用C 來編寫程序。但對于硬件資源極其匱乏的單片式系統來說,C 程序過于復雜和龐大。另外由于消費電子產品所采用的嵌入式處理器芯片的種類繁雜,如何讓編寫的程序跨平臺運行也是個難題。為了解決困難,他們首先著眼于語言的開發,假設了一種結構簡單、符合嵌入式應用需要的硬件平臺體系結構并為其制定了相應的規范,其中就定義了這種硬件平臺的二進制機器碼指令系統(即后來成為"字節碼"的指令系統),以待語言開發成功后,能有半導體芯片生產商開發和生產這種硬件平臺。對于新語言的設計,Sun公司研發人員并沒有開發一種全新的語言,而是根據嵌入式軟件的要求,對C 進行了改造,去除了留在C 的一些不太實用及影響安全的成分,并結合嵌入式系統的實時性要求,開發了一種稱為Oak的面向對象語言。
由于在開發Oak語言時,尚且不存在運行字節碼的硬件平臺,所以為了在開發時可以對這種語言進行實驗研究,他們就在已有的硬件和軟件平臺基礎上,按照自己所指定的規范,用軟件建設了一個運行平臺,整個系統除了比C 更加簡單之外,沒有什么大的區別。1992年的夏天,當Oak語言開發成功后,研究者們向硬件生產商進行演示了Green操作系統、Oak的程序設計語言、類庫和其硬件,以說服他們使用Oak語言生產硬件芯片,但是,硬件生產商并未對此產生極大的熱情。因為他們認為,在所有人對Oak語言還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生產硬件產品的風險實在太大了,所以Oak語言也就因為缺乏硬件的支持而無法進入市場,從而被擱置了下來。
機構課程僅用于展示,如有侵權,請聯系平臺刪除。
學員評價
環境:4.0師資:4.0服務:4.0效果:4.0